Dong Liyuan (董利源)


Project maintained by alfredldong Hosted on GitHub Pages — Theme by mattgraham

为什么佛学是真的

万维钢解读

罗伯特·赖特,科学作者,进化心理学学者。

关于本书

这本书要做的,就是用现代科学的知识,尝试解释一些佛学的概念和观点。这些概念和观点都是去除了超自然现象的东西。这本书里没有六道轮回,没有因果报应,更没有“神通”,基本上是把佛陀当成一个觉悟了的哲学家。

核心内容

美国有很多人在学佛,甚至可以说西方已经形成了一整套佛学体系。这套体系,大约相当于是把亚洲佛教中的“超自然”因素全都去掉,只留下哲学和冥想修行的方法论。这大约是一套“现代化”的佛学。

你好,欢迎每天听本书,今天为你解读的是英文原版书《为什么佛学是真的》。这本书是得到订阅专栏“万维钢精英日课”的主理人万维钢老师,为你解读的。下面我会用大约27分钟时间,为你解读书中精髓:佛学的意义是把我们从自然选择给的局限视角中解放出来,从一个更高的水平观察和体验这个世界。

这是一本2017年八月出版的书,作者是科学作者和进化心理学学者罗伯特·赖特。对于罗伯特·赖特,相信很多用户都不陌生,他之前的两本书《非零年代:人类命运的逻辑》和《道德动物:我们为什么如此》,都出过中文版。但是听到《为什么佛学是真的》这个书名,你可能还是很吃惊:一个美国人,居然要写佛学?

其实,佛学在美国也很流行,很多人都在学佛,甚至可以说西方已经形成了一整套佛学体系。也就是说,在这里,我们讨论的不是中国人通常理解的佛教,而是佛教的一个西方化的版本。这个版本,大约相当于是把亚洲佛教中的“超自然”因素全都去掉,只留下哲学和冥想修行的方法论。所以,如果直接翻译书名,它应该是《为什么佛教是真的》,但是因为它谈论的其实不是佛教,而是西方化的佛学,所以我把这本书翻译成《为什么佛学是真的》。

听到这,你肯定又有很多疑问:西方佛学“正宗”吗?佛教是迷信吗?这本书难道是要宣扬宗教吗?当然不是,我们讨论的不是“佛教”而是“佛学”。我认为,佛学的优点,就是它允许你“思辨”。它从不故弄玄虚,总是用尽可能简单明白的语言把道理说清楚。赖特这本书要做的,就是用现代科学的知识,尝试解释一些佛学的概念和观点。书里讲到很多现代科学的证据,来说明佛陀当年的相关说法是对的。

这些概念和观点都是去除了超自然现象的东西。这里没有六道轮回,没有因果报应,更没有“神通”。我们基本上是把佛陀当成一个觉悟了的哲学家。这本书的最大好处,就是相对比较简明易懂,没有任何故弄玄虚的地方,实实在在地用现代人的语言说话。这样一来,你就可以像学习一般哲学那样辨析和论证,还可以用现代科学的知识去检验它。

好了,接下来,我们就通过,解释三个常见的佛学概念,来了解本书的基本思路和逻辑。在第一部分中,我们会谈谈佛学中一个最基础的概念“苦”,也就是我们的烦恼究竟从何而来。在第二部分中,我们会看看,所谓的“冥想”到底是怎么一回事。第三部分中,我们会说说,经常听到的那句“色即是空”到底是什么意思?

第一部分

我们先说第一部分,“苦”从何来?

我们都知道“苦”是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,当年,释迦牟尼就是因为看见了“生、老、病、死”四种“苦”之后,才决定开始修行的。那么“苦”到底是什么意思?是说这个世界故意让我们受苦?还是说苦不苦跟人的修为有关,觉悟者是感觉不到苦的?比如有一个说法,是之所以觉得苦,是因为“执着”。如果你不那么执着,就不会那么苦。

在这本书中,赖特认为“苦”就是不满足,这在佛学上也有根据。有人考证早期佛教原典中的“苦”,更准确的翻译应该是“不满足”。对此书中找到了一个基于进化心理学的解释。我们都知道,从生物进化的角度,人活着的目的,就是传播自己的基因。为了传播基因,我们就要做各种事情,吃饭、生孩子、竞争、获得声望等等。但人毕竟是有思想的生物,也许有的人就想看看大自然的风景,享受岁月静好,对传播基因没兴趣,那怎么办呢?自然选择怎么才能让我们“乐意”去做上面说的这些事情呢?

赖特说,自然选择给我们的心理做了三个设定。

第一,完成上面那些事,你能获得快乐,比如吃饭和谈恋爱都能让人愉悦。

第二,快乐是短暂的,它不能持续很长时间。因为如果我们只做一次,就能获得持续的、长久的快乐,那就没有动力去做第二次了。所以,自然选择希望你重复去做一些事情。

第三,对于前面这两个事实,大脑应该专注于第一点,而忽略第二点。如果大脑明确意识到“快乐是短暂的”,它可能就会放弃追求快乐,开始怀疑人生。

也就是说,自然选择根本不在乎我们是否快乐,它只是把快乐当作诱饵,来使我们完成基因传播的目标。

从基因传播的角度来说,这当然是好事,但对个人来说,这个局面非常可悲。人的一生永远在追求,偶尔得到了,也只是短暂的快乐。现在已经有科学实验证明这个机制。有人用猴子做实验,在笼子里挂一盏灯,只要灯一亮,实验者就会给猴子提供几滴果汁,猴子很喜欢果汁。科学家密切观察猴子大脑中的多巴胺分泌的情况。分泌多巴胺,就说明大脑正在经历快乐。

一开始,是果汁进入猴子嘴中之后,猴子大脑才大量分泌多巴胺。这个情况很明显,是果汁使猴子快乐。但是实验重复多次之后,猴子就掌握规律了,他知道灯一亮就会有果汁。这时候科学家发现,在灯亮以后、果汁还没给的这个瞬间中,猴子大脑就已经开始大量分泌多巴胺。对果汁的“预期”,就已经让猴子快乐了。再到后来,亮灯导致猴子分泌的多巴胺越来越多,而果汁带来的多巴胺越来越少。似乎猴子全部的快乐都在对果汁的预期之中,真正喝到了果汁,反而不怎么快乐了。

人难道不也是这样吗?在做某个事情之前,我们觉得做这件事会有多么快乐,可是真正做了之后,又感觉到很空虚。这就是苦,你永远都不会真正满足。所谓快乐,其实是个错觉。

从进化心理学角度来说,人的各种情绪其实是自然选择对我们思想的编码,让我们能对外部的环境做出一个“好坏”判断。如果做这件事对传播基因有利,你感到快乐,你下次就还会这么做。如果做这件事对传播基因有害,你就感到痛苦难受,你下次就不这么做了。而这些编码,是可能出错的。

第一种错误是环境变了编码没变。比如我们看到甜的、高脂肪的食物会特别想吃,这个情绪在过去食物匮乏的时代可以让我们摄入更多的营养,对身体有利。可是现代社会食物非常丰富,再吃那么高脂高糖的食物只会损害身体。那么赖特就说,我们对高脂高糖食物的“感情”,可以说是一种“假的”感情。

第二种错误叫作“假阳性”。比如说一个原始人在野外行走,他听见草丛里有声音,你说他应该怎么反应。这个声音有99%的可能性是风吹的,但是也有1%的可能性是草丛中有一只老虎。原始人会不会忽略小概率事件,继续往前走呢?当然不会。他的正确反应是管它是什么东西,先跑为上。

这个对风吹草动害怕的情绪在原始社会很管用,但是在今天就会导致我们的各种焦虑。比如说,原始社会大家都是熟人,你给人的印象非常重要,被人看不起的滋味很难受。但今天我们更多的是面对陌生人,其实大多数人根本不在乎你是什么人,可是我们仍然特别关注自己给别人的印象。

如此说来,我们的种种情绪中错觉实在太多了。我们以为能得到快乐,其实快乐非常短暂。我们对糖很有感情,但是糖吃多了对我们有害。我们整天担心这个担心那个,其实都是瞎担心。所以佛说,人生充满了苦,而烦恼都是虚幻的东西。

进化设定我们的快乐必须是短暂的,因此我们永远都不会满足,而这就是人生的“苦”。同时,进化设定我们的各种情绪并不能反映真实世界,所以烦恼可能是“空”的。

这就是赖特从进化心理学角度对“苦”和“烦恼”的解释,也就是我们的第一部分内容。既然“烦恼”和“苦”都是自然选择机制给我们的幻觉,那么应该如何应对,或者摆脱呢?冥想也许是一个不错的方法,那么“冥想”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?这就是我们第二部分要讲的内容。

第二部分

当然,我们要说的“冥想”并不能囊括所有的“冥想”概念。冥想大概可以分为三个派别。

一个是禅宗 ,方法是思考一些公案,有时候搞些言语上的“机锋”,然后来个顿悟,比较适合诗人。还有一个是藏传佛教,方法主要是想象一些视觉意象,比较适合艺术家。而赖特练的是“内观”,简单来说,就是追求“正念”,比较适合心理学家。内观要求你做自己的观察者,体察自己的情绪是怎么回事儿,就好像一个心理学家在分析自己一样。现在在西方,尤其是知识分子中间,非常流行冥想,Google 公司都专门给员工设立了冥想室。

当然,内观冥想可不仅是为了休息,也不是陶冶情操,内观冥想的目标,是获得对事物的洞见,和个人真正的自由。

冥想的形式非常简单。如果你追求仪式感,可以找个安静的地方,弄个垫子坐在垫子上。具体什么姿势似乎没有太多要求,大概只要不睡着就行。第一步就是坐下,第二步,就是专注于自己的呼吸,别的什么都不想,一心一意地专注呼吸。

这可一点都不简单。要知道,当一个人什么都不干的时候,大脑的正常状态是随机漫步,各种想法和情绪会不断地冒出来,你会做各种白日梦。我们其实很享受这个状态,有时候还能获得一些创造性的发现。但是冥想,恰恰要求你的思想不能信马由缰,必须专注在呼吸上。能坚持专注的时间越长,功夫就越深。

练好这个专注的功夫,你才能不被各种情感和思想困扰,不受大脑模块的控制,获得自由。专注呼吸本身不是目的,目的是练习把握对自己大脑的控制权。

如果你能专注很长的时间,你将进入一个非常平静的状态。赖特曾经达到过这个状态,他说在长时间的专注之后,获得了一种非常深入的平静,有一种巨大的喜悦感。

达到能专注很长时间的水平之后,你接下来就有两个门派的选择。佛学有个说法叫“八正道”,我们大约可以粗略地理解成修行的八种方法。八正道的第七叫“正念”,第八叫“正定”。如果你选择一直保持专注呼吸的状态,你的功夫就是“正定”,这是小乘佛教的修炼方法。

而在内观中,通过专注呼吸达到正定只是基本功。正定以后是正念,正念要求你把专注的功夫随时用在生活中的任何东西上。你可以专注地欣赏一朵花,可以在吃饭的时候专注地去体会饭菜的味道,专注于什么都可以。而单纯的专注也不是目的,真正的目的是从中获得洞见。

你可能会问,这不就是“集中注意力”吗?不一样。我能集中注意力读一本书,但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我的想法是跟着作者在走,我还会随时联想到书以外的内容,这种集中注意力很容易。但是冥想中的专注,可以说是“停留注意力”,是把注意力只集中在这一点上,排除任何额外的思想。

冥想功夫从低到高,大概至少有两个层次。第一个层次是你能够不受强烈感情的困扰,把“自我”和各种感情剥离开。只要达到这个层次,你马上就能体会到冥想的好处。

比如牙疼,普通人可能会抱怨和对抗牙疼的感觉,你越反感,你觉得越疼,最后你的整个大脑被疼痛感劫持。而冥想的做法,是你先承认这个疼痛感的存在,然后不理会这个感觉,跟它保持距离。疼痛感仍然存在,但是现在的你不会被这个感情所制约。能练到这种功夫,你在生活中就再也不会感情用事,你永远都能调整好心情。

更高的层次,则是能把自我跟各种想法全都剥离开,真正做到专注呼吸,不想其他。

其实绝大多数情况下,打扰我们专注力的都是各种小想法。比如明天上班要干什么事儿?期待和你爱慕的一名女士见面,回味自己昨天在球场上的一个精彩瞬间。

赖特说,这些想法,有一些共同点,比如要不就是在回顾过去,要不就是在思考未来,都不是当下的事情。再比如,这些都和“你”有关,你冥想的时候不太可能自动想到天体物理学。还有,常常都与另外一个人有关。人都是社会动物,我们总爱想“人”的事儿。最后,这想法几乎都是由大脑中的某一个模块提供的,这些模块都是进化的产物。

你基本上可以这么理解:想法是由模块产生的,通过某种感情吸引你的注意力,“试图”劫持你的大脑。怎么跟想法剥离呢?方法仍然是当一个想法来了的时候,你要承认它的存在,然后跟它保持距离,不去想它,继续专注于自己的呼吸。这就好比说你站在一个火车站,各种想法就是火车,眼前的火车纷纷来了又走,而你始终不上车。

也就是说,无论是强烈的感情也好、一般想法也好,我们的做法都不是压制或者扼杀它们,而是承认它存在、允许它出现,但是不受它影响。

达到第一个层次,你就可以自由选择你想要的情绪。达到第二个层次,你就可以自由选择当下的思考,没有任何东西能打扰和控制你。这种能力实在太厉害了,用佛学的话,就是你会逐渐脱离“苦”。

但是这个功夫非常难练。你并不是往一个方向拼命用力就能做好,这其中充满了矛盾。

第一个矛盾是“无为”和“成功”。也就是在冥想的过程中,你越想要专注,反而越难做到专注。你不刻意追求,反而能达到成功。第二个矛盾是,最需要冥想训练的那些人,恰恰是最不容易进入冥想状态的人。第三个矛盾是,你越是拒绝某个想法或者情绪,你越要和它对抗,你就越受它控制。第四个矛盾是,你越是了解“人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,都是情绪在控制人”这个道理,你就越能不受情绪的控制。也就是说,如果你一上来就说我能控制我自己,那你就控制不了你自己;你要是意识到自己控制不了自己,你反而迈出了控制自己的第一步。

这些矛盾让“冥想”的训练困难重重,不信的话,你可以试一下。

好了,我们第一部分说了“苦”和烦恼,第二部分说了“冥想”,这两部分的内容,其实都跟一个佛学概念有关,就是“空洞”的“空”。烦恼是空的,情绪也是空的。而且对于我们来说,和“空”相关的,还有另一个概念更熟悉,就是“色即是空”。这四个字是什么意思?这就是我们第三部分的内容。

第三部分

对于“色即是空”,书中的解释是,认识到世界是“空”的,对你有好处,因为你看到的这个世界中有很多东西是虚幻的,而且你确实能退出。这话是什么意思,我们下面就详细地说一说。

有一次,赖特在一个冥想培训班学习。正好教室外边有工人在用电锯锯木头,教室里就充满了电锯的噪音。电锯声让人听着很难受,但是赖特使用了冥想的功夫,他先接受自己“反感电锯声”的这个感情,然后审视这个感情。这时候电锯声仍然存在,但是似乎就不带负面感情了。

再到后来,赖特甚至觉得电锯声还挺好听,他听出来了音乐的味道。这段经历,就是赖特第一次体验“色即是空”。

赖特说,电锯声,只是一个客观的存在。我们之所以反感电锯声,是因为它会给我们恐惧的联想。当你想到电锯的时候,你会联想到电锯可以锯木头,也可以锯人,它代表破坏的力量。这些恐惧的联想,是人赋予电锯声的一个“内涵”。所谓“色”,就是你从电锯声联想到的“内涵”,你不妨把它称为“电锯色”。

你面对的其实只是一个声音,你并没有面对一个咄咄逼人要伤害你的电锯。电锯声,是存在的。“电锯色”,是“空”的。

有人认为“空”就是没有,世间万物根本就不存在,但赖特说,大部分佛学学者比较认可的观点是,所谓“空”,并不是说这个世界的万事万物是空的,而是说我们赋予万事万物的“内涵”,是空的。

这个理解的好处是有心理学支持。有个心理学家叫保罗·布鲁姆,他就认为人的一个特性就是特别重视事物的内涵。比如说卷尺,到商店买个新卷尺用不了几块钱,但如果这个卷尺是肯尼迪总统当年用过的,那么一拍卖就能卖出四、五万美元。再比如说结婚戒指,本来它只是一个戒指而已,但如果这个结婚戒指已经在你手上戴了三四十年,那它对你就意义重大了。所以一个东西的历史,给它带来了意义。

而心理学家罗伯特·扎荣茨则进一步认为,其实我们看任何东西都会自动赋予意义。比如字母“Q”,如果你联想到 QQ,你会有一种亲切感;如果联想到“阿Q”,你会有别的感情。总而言之,你对一切事物都是有感情的。

按照赖特的理解,自然选择要求我们对周围事物迅速做出好坏评判,这样才能有利于生存,如果你听见电锯声不反感,你就太不善于躲避危险了。事物让我们产生的感情,就是我们赋予事物的内涵,就是“色”。

按照这个逻辑,如果你认为“色”就是我们对事物的“内涵”判断,那么现代心理学已经通过实验发现了“色”的一些性质。

第一,“色”,也就是内涵是自动产生的。我们看到一个事物,会不由自主的形容它,比如高大,矮小什么的。第二,内涵会受到故事的影响。达·芬奇的《蒙娜丽莎》为什么是名画?因为它有故事。第三,内涵都是主观的,正所谓“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”。

所以,我们是戴着有色眼镜观察世界。我们一直都在赋予周围事物内涵,我们眼中的世界,就是一个充满了“色”的世界。这就是,书中对“色”的解释。

赖特讲过一个有关杂草的故事,我深有同感。以前我家刚买房子的时候,那个房子的草坪长得很好。后来因为我们不怎么维护,草坪上就长了一些杂草,什么蒲公英之类。有时候我看着难受就会把杂草拔掉。我父母到美国来看我们,有一次他们看我在拔杂草,就问为什么要拔蒲公英。他们说,蒲公英开一些黄色的小花,点缀在草坪上不是挺好看吗?我父母是从欣赏大自然的角度出发,认为蒲公英挺好看。而我则是从维护草坪的角度出发,认为蒲公英破坏了草坪。所以蒲公英到底是不是杂草,到底应不应该被允许长在那里?

你看,我们赋予世界的内涵都是主观和充满矛盾的,“色”会影响我们对真实世界的体验。那如果不带有色的眼镜看,世界是什么样的呢?

赖特说,也许那将是一个“无色”的世界,而“无色”会让你感到世界是“空”的。赖特的修行没达到很高的水平,但是他采访了一些高手。

一个修行者说,随着冥想练习的深入,你真的会体会到“空”,你对世界的“色感”将会下降。当然你仍然会看到所有这些东西,椅子还是椅子,不过它在你脑子里的存在感没那么强烈了。

赖特把自己关于“无色”的解释和修行者探讨。修行者说,他自己的修行,更像是他先感觉到万事万物都是空的,然后才导致他对这些东西无感,而赖特说的是先降低了感情,才感到万事万物都是空的。这个因果关系可能是相反的,但总体来说,认识到无色就是认识到空。

这位修行者还提到了非常明确的两点体验。

第一点,当你认识到空和无色的时候,再去看万事万物,你看到的东西就会比以前看到的更真实。第二点,人们对这些东西先入为主的各种感触,其实是不真实的。这就是“色即是空”。

经常有人说佛学会不会让人失去生活的乐趣、看什么东西都没意思?其实并非如此,佛学是让人更自由,是让你能够自由选择你想要体察什么东西。排除主观想象的干扰,你能获取更丰富的体验。据说,那将是更大的乐趣和幸福感。

总结

好了,“为什么佛学是真的”这个命题的基本逻辑,我已经给你讲得差不多了,最后我们再总结一下。

从进化心理学角度,我们之所以要带着感情色彩去看万事万物,然后衍化出种种情感,是自然选择给我们大脑的设定。凡是看上去对传播自身基因有利的,我们就认为它是好的,就贪,反过来就是坏的,就嗔。你可以把佛法当成一个超越自然选择的方法。

为什么要超越自然选择呢?因为自然选择的设定具有天生的不合理性。赖特说,自然选择给每个人的基本假设就是,你是特殊的,你比别人重要。我们总是从自我的视角出发,去判断好坏。但是这个基本假设不可能是正确的,因为全世界有这么多生物,不可能每个生物都比别的生物重要,不可能每个人都特殊。

一块腐败发臭的肉,从人的视角来看,它里面有细菌、对健康有害,显然是个坏东西。但是从细菌的视角来看,腐肉恰恰是它们繁殖的温床。这就是“色即是空”。认识到这一点,这块肉就是一块肉,并不存在好与不好。

这也就是一开始我们为什么说,佛学的意义就是,把我们从自然选择给的局限视角中解放出来,从一个更高的水平观察和体验这个世界。

两千六百年前,佛陀体察到了自然选择给人的思想的限制。他没有任何现代科学工具,但是他发现了问题所在,找到了解决方法,还发展出一套知行合一的佛学体系。佛陀走得非常非常远,以至于后世的人已经难以理解他。

两千六百年后,现代科学让我们再一次发现同样的问题,使得我们可以学习佛陀的方法,印证佛陀的思想。

撰稿:万维钢 脑图:摩西脑图工作室 转述:怀沙

划重点 1.进化设定快乐很短暂,我们永远都不会满足,这是人生的“苦”。同时,进化设定我们的各种情绪并不能反映真实世界,所以烦恼可能是“空”的。

2.无论是强烈的感情、还是一般想法,我们的做法都不是压制或者扼杀它们,而是承认它存在、允许它出现,但是不受它影响。

3.所谓“空”,并不是说这个世界的万事万物是空的,而是说我们赋予万事万物的“内涵”,是空的。